转载:中国能源报
日前,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机构创始人、总裁李振国在接受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“技术的突破是连续的。一个新技术能不可实现量产,并作为市场上的主流制品,不确定性很大。对技术进步的追求是没穷尽的,咱们始终在奋斗探索。”
“针对技术、制品和市场,咱们始终秉承着一种开放的态度。前进的过程便是持续修正自己的过程,终归咱们会找到一个适合自己,能实现长远发展的道路。”日前,隆基绿能科技股份有限机构创始人、总裁李振国在接受《中国能源报》记者采访时指出,“技术的突破是连续的。一个新技术能不可实现量产,并作为市场上的主流制品,不确定性很大。对技术进步的追求是没穷尽的,咱们始终在奋斗探索。”
6月13日至15日,SNEC PV+第十七届(2024)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(上海)展览会举行。隆基绿能展出BC全场景系列制品,不仅包含最新推出的针对全世界分布式用户的Hi-MO X6 Max系列组件,还有国内首展的Hi-MO 9。隆基绿能正持续完善BC制品矩阵,连续打造差异化竞争力。
更高性能、更低风险
“更高功率。”在李振国看来,这是Hi-MO 9的最大优良。市面上所有的制品都在追求高功率,这是因为高功率能促进光伏BOS成本(除了组件以外的系统成本)下降。“针对土地资源比较紧缺的区域来讲,非常必要。这寓意着一样的空间能安装的总瓦数更大,形成为了额外的价值。另外,功率更高的组件发电量亦更加多。”
李振国认为,高性能的制品运行危害更低、靠谱性更高。近年来,高温、大风、冰雹等特殊天气频现,市场上对组件稳定性的讨论越来越激烈。“一个新技术出来了,大众不仅关心它的性能加强了多少,更关注技术的升级迭代是不是以安全性为代价。实质上,事实恰好相反。以工作温度为例,正是由于转换效率更高,更加多的能量被转化成电子,Hi-MO 9组件的工作温度相比传统主流制品降低0.5摄氏度至1摄氏度。另外,因为其是单面焊接,无焊线弯折,对边缘产生的影响小了非常多,抗隐裂能力亦更好。”
自去年9月颁布BC技术迄今,隆基绿能发布多个场景化组件新品。不论是Hi-MO X6 Max系列组件,还是Hi-MO 9组件,核心目的都是经过差异化创新来满足客户的定制化需求。
构建BC技术“护城河”
现周期,光伏产业正处在技术升级迭代期,各样技术百花齐放。“将来光伏技术到底往哪条路上走,TOPCon、异质结亦好,BC、0BB亦好,都是日前市场关注的重点。”李振国强调,“但要重视的是,与TOPCon、异质结区别,BC技术指的是将正极和负极都做到背面,是一个平台性技术,能够叠加其他技术。简单来讲,便是BC技术和其他技术之间并不是竞争关系。TOPCon、异质结、0BB,都能够和BC技术相结合,融合应用的效果还会更好。”
不外,相较于TOPCon,BC技术并非当前市场主流路线,其量产难度大、工艺需求高,对企业开发能力及制造水平有极高需求。
李振国深谙其道:“一个新技术走向市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,不可只顾着一头往前冲。这是一个系统性工程,咱们亦将其叫作之为‘护城河’。2017年,隆基绿能就已起始BC技术的开发,以及关联布局。例如,实现技术低成本化必须的装备开发、特殊专用材料的开发,同期还有专利的布局等。这些工作可能让咱们的节奏没那样快,但正是这些工作,让我们的BC技术越来越成熟,日前具备了大规模量产的要求。”
“不领先,不扩产。”这始终是隆基绿能保持的原则。随着新技术的成熟,隆基绿能铺开了一张新的战略规划图。据透露,将来3年,预计隆基绿能单晶硅片年产能将达到200吉瓦,其中泰睿硅片产能占比超80%,BC电池年产能将达到100吉瓦,单晶组件年产能将达到150吉瓦。而Hi-MO 9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实现规模化量产。
市场选取基于转换效率
李振国多次强调,技术进步,首要看的是功率,其次看的是转换效率,而不是技术类型或路线。“倘若从另一个方向看p型和n型制品,咱们乃至能够说p型和n型的区别不存在。从拉晶到切片环节,p型和n型的区别其实是掺杂的变化,p型掺硼,n型掺磷。泰睿硅片又是一个新的掺杂。生产这些制品的设备和产线是完全同样的,无什么区别。而电池生产商亦是能够兼容的。下游和市场在选取上重点还是依托于转换效率。”
“在过去的30年中,单晶硅电池理论转换效率持续突破,技术上取得了很大发展。近年来,更加是突飞猛进。10年前光伏制品主流技术的转换效率是13%至14%,如今能够达到24%至25%。能够说,咱们已然比较完美地完成为了这一周期任务。”李振国说,“过去十几年,咱们始终行走在推动光伏产业技术进步、促进光伏度电成本降低的道路上。如今,光伏已作为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进程中的重要支撑力量,咱们感到非常自豪。”
展望将来,李振国如此期许:“当前,在技术迭代加速的背景下,光伏制品的转换效率取得了很强发展。例如晶硅—钙钛矿叠层电池,前两年国外公司的纪录是29.8%。去年,咱们将这一纪录更新至33.9%。隆基此刻又将这一纪录打破,创下了34.6%的新世界纪录。期盼下一个10年,实现量产的市场主流制品的转换效率能够再增长10%,达到34%至35%的水平,继续作为能源转型的支撑性力量。将来,咱们还会继续推进技术进步,让光伏的生命力越来越旺盛。”
文丨本报记者 董梓童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