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加多精彩 "梨園雜志"↑免费订阅
请将"梨園雜志"设为星标
第1时间看到咱们的推送 精彩信息再也不错失
布莱希特谈他的“间离效果说”是受了中国戏曲的启发而提出的。然则,中国的布菜希特科研者很少联系中国戏曲;中国的戏曲演员和教戏的老师又基本不睬睬布莱希特的那一套。到底中国戏曲有无间离效果呢?我以为是有的。
间离效果,照我的粗浅的、中国化了的理解,是:若即若离,入情入理。
中国的有些戏曲是使人激动,催人落泪的,例如越剧的祝英台哭灵,山西梆子的《三上轿》。然则有些戏,即使带有悲剧性,亦并不那样使人激动。看了川剧《打神告庙》、昆曲的《断桥》,很少人会因之而热泪盈眶,失声啜泣的。
梅兰芳、俞振飞、梅葆玖之《断桥》
有人抱怨中国戏曲不那样感动人,他抱怨错了。有些戏的目的本不在使人过于感动。中国的观众和舞台,演员和角色之间,是存在着一段距离的。戏曲演员的服装打扮和程式化的扮演,很难使人相信他是一个真人。演员自己亦不相信他便是周瑜或是诸葛亮。演戏的演“戏”,看戏的看“戏”。中国的观众一边感受着,欣赏着,一边还在思索着。即使这种思索只是“若有所思”。她们并不那样掉在戏里。
马连良、谭富英之《群英会》
丑角身上的间离效果是显著的。有人抱怨丑角缺乏性格,缺乏感情。有的丑角是有性格,有感情的,例如汤勤和《窦公送子》里的窦公。有些丑角是不那样有性格,他的目的本来就不在演性格。丑,便是瞅着。丑是一个哲学的形象,或是形象化了的哲学。他是一个旁观者,他便是时常要跳到生活之外(戏之外),对人情世态加以批评的。
《四郎探母》萧长华、马富禄之国舅
曾见一个名丑演武大郎,在服毒之后,蹲在床上翻了一个吊毛落地,原来始终踡曲着的两腿骤然伸长了,始终好似系在腰上的短布裙高高地吊在胸脯上,观众哗然大笑了,观众笑什么?笑矮人亦会变长,笑:武大郎老兄,你委屈了一生,这回可伸开了腰了。这种扮演是深刻的、隽永的。有评论家说这脱离了名人,出了戏。对这般的评论家,你能拿他有什么办法呢?
曾看过一出川剧(剧名已忘),两个奸臣吵架,互相骂道:“你混蛋!”“你混蛋!”帮腔的在一旁唱道:“你两个都混蛋哪…!”布莱希特需求观众是批评者,这个帮腔人实是观众的表率,他不仅批评,况且大声地唱出来了。这可是非常明显的间离效果。
为了使戏剧变成剧作家之剧,即诗人之剧,使观众能在较远的距离从平淡的生活中看出其中的抒情性,用一种揶揄的、幽默的乃至是玩世不恭的态度来观察某些不正常的、被扭曲了的生活,为了加强戏曲的诗意和哲理性,总之,为了使戏曲现代化,科研一下间离效果,我以为是有好处的。
(《北京戏剧报》1981年4月26日)
- 历史举荐 -
荀慧生:从青年时的剧照谈起
戏曲演员的“眼神”:近视眼为梨园所最忌
姜妙香力排众议收徒林懋荣
奚啸伯与侯玉兰合作的过去与将来
魏莲芳:追忆老师梅兰芳先生
传统京剧结尾质疑:“破除迷信”到底合不恰当?
与俞振飞的一次聊天
“背躬”与“旁白”:京剧中最精彩的扮演术
裘盛戎的韵味:为何“十净九裘”?
京剧的“盛世元音”到底指那个时代?
闲话名旦与剧本:小云不幸,当初不应学旦
说朱琴心:票界出身,与四大名旦相角逐
孙毓敏:戏曲业余兴趣者该练些什么?
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咱们
更加多梨园旧事get√
光风霁月的梨园
久已被人遗忘的
故纸堆中那个
致力于寻找和分享
怀旧
梨園雜志
微X号:liyuanzazhi
今日头条:梨園雜志返回外链论坛:http://www.fok120.com/,查看更加多
责任编辑:网友投稿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