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来,榆山街道会仙山社区在睦邻党建引领下,将“睦邻文化”做为灵魂,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,以睦邻节、睦邻市集等为载体,孕育睦邻文化品牌,让睦邻文化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,实现寓文于治、以文促治的迭代循环。
聚焦“高”与“低”,解锁治理困难“密钥”
会仙山做为山东省文化名山之一,不仅在平阴古八景中有“碧峰仙迹”关联记载,始终亦是道家和佛教的重要胜地,是众多文人墨客的喜爱之地……乘着历史文化的东风,在村社融合的当下,释放文化的社会治理功能,打破“陌邻壁垒”,实现“睦邻友好”,作为会仙山社区解锁治理工作困难的“密钥”。
“三多一少”是近年来会仙山社区治理中显现的新问题、新变化——会仙山社区是一个典型的村社融合型社区,辖区内既有商品房,亦有动迁安顿房、回迁房、还有城中村。居民形成繁杂,交流少、诉求多,再加上老年人占比大、流动人口多,社区治理困难较为集中,12345热线工单中邻里矛盾纠纷相对较多,海量矛盾调处交由社区主办处理。随着生活水平的加强,居民对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增多,传统的社区文化活动则较少惠及居民。
民之所需,治理所向。怎样消除邻里隔阂、满足群众文化需要,作为摆在社区党支部面前的新课题。聚焦“治”的问题,社区“两委”成员集思广益,合力共谋,开启破题突围之路。
强化党建引领,夯实治理“压舱石”。完善网格党支部、楼宇党小组架构,发展单元党员中心户、“邻”里党员居民骨干,将“大网格”细分成“小邻里”,实现党组织“一贯到底”。
打造文化IP,创新治理新路径。举办睦邻节,以百家宴为载体,搭建邻里交流平台,消除群众情感隔阂,唤起亲仁善邻共鸣,探索美食文化搭台、寓文于治新路径,实现以文促治、以文聚力新目的。迄今为止,这个接地气、聚人气、饱含烟火气的文化品牌——睦邻节,在会仙山社区已连续开展了五届。
推动“陌”转“睦”,打开治理“优解”路径。去年6月,会仙山社区睦邻节以活动邀约,以美食聚力,把党员群众、共建单位、热情志愿者“请”出家门,开启“广动员,齐参与”的百家宴,作为“文化架桥、共治共享”的实践写照。一年一度的睦邻节活动,让“和睦邻里情 美好会仙山”的口号日渐响亮,让“携手共进 并肩同行”的力量日趋凝聚,让“文化赋能社区治理”的效能日益提高。
深耕文化项目,助力治理再升级。链接山东大学、烟台大学等高校优秀青年志愿者,开展寒暑期托管班,以“睦邻课堂”的形式服务辖区居民。“双融入双服务”的办学理念在“服务一个孩儿,影响一个家庭,改变一个社区”的文化教育过程中得到表现。
以多元活动为牵引,明显公众化普惠性,把“全民效应”放到最大。会仙山社区睦邻课堂明显公众化、普惠性的特点,精细对接居民需要,分群体、分年龄开展教育活动,吸引区别行业、区别层次的居民参与。日前为止,睦邻课堂已连续开设8年,仅寒暑假托管服务,就惠及青少年儿童10000余人;另一女性再就业培训、户外劳动者急救知识培训、老年人智能手机培训、特殊群体心理教育活动等每月亦会定时举办。以睦邻课堂为载体,已开展儿童议事会6次,收集童视角金点子122个,成立“小小志愿者”队伍5支;吸纳女性志愿者66人,成立巾帼志愿队,其中有8人与辖区特殊儿童结成对子,构成“社区妈妈”爱心帮扶队伍;成立银龄解忧志愿队,吸纳辖区老党员、离休干部等参与社区治理。
以健康文化为纽带,明显党组织感召力,把“全民参与”做到最大。发挥社区党支部组织力,充分利用辖区玫城湿地公园等健身场所,发起运动健身活动,辐射带动周边6个网格和4个近邻村居,经过开展健步走、科普健康知识宣讲、教育八段锦、太极拳、律动操等活动,加强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社区归属感。今年败兴,开展趣味运动会2场,健康养生知识宣讲6次,全民共学八段锦、太极拳、律动操等活动6次,在社区主导下成立“悦邻健步团”,每日开展环湖健步走活动,迄今累计2万余人次参加。
以公共精神为链接,明显群众事群众办,把“全域共治”放到最大。会仙山社区深入开展“十星级文明户”、“优秀共产党员”、“优秀志愿者”等评选表彰活动,着力发挥榜样典型的示范引领功效,营造邻里守望相助、共建家园的氛围。实施积分兑换机制,经过志愿服务进行积分,积分兑换服务或物品的形式,用“小积分”撬动“大治理”。保持民事民议,搭意见事平台,建设好“邻里互助”、“安全巡查”等自治队伍,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。
睦邻节和睦邻课堂如同种子,经太多年的培育滋养,营造出互生互长、共融共赴的社区生态,创立起人与人新的连接纽带——睦邻文化。
睦邻文化是立体的、多元的。会仙山社区打破传统地域上“小邻里”的局限,提出“大邻里”的理念,把邻里范围扩大到驻地单位、周边村居、周边医院学校、企业、商铺等群体,拓展了邻里的维度和内涵。
打破“陌邻壁垒”,探索“会仙山方法”
会仙山社区位置于县城北部,与北门、西关、北山东等6个村居相毗邻。5月18日,社区联合省文旅局、县文化馆、街道文化站,以“睦邻”之名,为居民奉献了一场文艺汇演。文艺汇演呈现了近20个精彩节目,吸引了社区及其周边村居群众300余人到场观看。
睦邻文化是惠普公众,利于治理的。实践证明,发挥文化的嵌入功能,把睦邻文化融入平常治理,将增添治理工作的柔和线条,增多社区服务的暖色调,更加彰显基层治理的亲民之姿、为民之实、温暖之感。每年一次的邻里节和长时间开设的睦邻课堂做为群众活动品牌,正连续培育与时俱进、深层生长的睦邻文化,为探索基层治理文化路径供给“会仙山方法”。
做实邻场景。整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和网格志愿服务站,完善“社区—网格—小区”三级邻里空间纵向网络体系,搭建识邻睦友融洽邻里关系的多元平台,促进邻里互助作为平常,实现“搭把手”、“帮点忙”、“串个门”、“代买菜代买药”。打造社区睦邻学院,汇聚能人资源,聘任文化指点老师,深入探究基层治理的文化路径,同期以居民需要为导向,孵化培育社区社会组织,开展形式多样的居民“夜校”,打造邻里守望、共治共享的“大众庭”,加强社区群众组织力、社会号召力。
优化邻生态。精细摸排居民需要,明显乡土味、人情味、烟火味,打造热度高、影响大、续航长的邻里活动。详细工作中,根据网格统一,归类推进的原则,围绕邻里乐、邻里学、邻里安、邻里帮、邻里秀等主题,举办社区大舞台才艺展示、社区趣味运动会、足球赛、羽毛球赛、舞蹈大赛主题活动,开展健步走、百家宴、公益市集、消夏晚会社区群众活动,组织公益托管、爱心义剪、夏送清凉、困难帮扶、情暖驿站等志愿服务。
打造邻聚力。保持“美美与共,各美其美”的工作思路,推行制定社区居民公约、楼道文明公约、商家诚信公约等,探索创立契约友好的邻里生活新模式。拓宽典型示范功效,开展最美邻居、最美楼长、“好婆婆”、“好媳妇”、“孝老敬亲典范”、“乐于奉献好人”等评选活动,推动形成以学邻之德、扬邻之善、互帮互助的新型邻里关系。发展居民自治组织,汇聚众多党员、志愿者、群众,共商民情民意,点亮“邻里圈”,激活“邻聚力”。
文化赋能,有效治理。去年,社区收到锦旗8面、赞扬社区做法诗歌15首;社区自治力量化解矛盾纠纷30多起;2024年上半年,12345热线工单比去年同期减少16件;网格恳谈会征集的30多个“金点子”正在推进实施……
从“陌邻”到“睦邻”,从邻聚力到邻治理,睦邻文化正慢慢消除邻里隔阂,绽开以文化人的花蕾,把基层治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高度。下一步,会仙山社区将做实辖区文化阵地,创新组织共融、资源共享、问题共解的邻里自治工作法,持续提高基层治理水平。
|